为进一步交流互鉴、研究问题、明确要求,推动基层党建各项工作落实落细,12月4日下午,学校在定淮门校区16楼会议室召开2020年下半年党支部书记座谈会。校党委书记王建明出席会议并讲话,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金丽霞,全体党总支书记、党支部书记和党口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座谈会由校党委常委、组织部(统战部)部长韩承辉主持。
会上,建筑工程学院党总支部第一党支部、信息工程学院党总支部第二党支部、机关党总支部第六党支部、工会与离退休工作处党总支部第二党支部的4位支部书记作为代表,根据各自在践行分类党建思想中的角色定位和推动学校事业发展中的功能侧重,就本支部在“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助推中心工作开展”方面的举措、成效和下一步工作计划作了详细汇报。
听取汇报后,王建明对各党支部积极落实基层党建责任,结合各自党建工作定位,在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做出的亮点、取得的成效表示肯定,并深刻总结了基层党建水平稳步提升的三条有效经验:跟进理论知识学习,做好学用转化;强化分类党建思想,深度践行理念;发挥党建“红色引擎”拉动作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在总结工作成绩和经验的基础上,王建明从“国际国内新形势”和“高水平开放大学建设新阶段”两个维度精准研判了“十四五”时期学校事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他指出,要在“两个大局”中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要坚持把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到各个方面,确保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他强调,“十四五”时期是学校打赢新型大学建设基础工程攻坚战、推进高水平开放大学建设承上启下的关键五年,要进一步明确我们的目标任务:一是全力争取2023年列为省硕士点建设培育单位;二是“远学山东理工大学,近学常州工学院”,做好“校区、园区、社区三区联动”和“服务地方、服务市县开放大学、服务校友企业三结合”两篇大文章;三是坚定不移引进35岁以下年轻博士、坚定不移坚持学术导向、坚定不移坚持考核导向;四是以高水平的科研带动高水平的教学,以高水平的教学促进高水平的科研。学校各级党组织要深刻认识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国内三个“新”的要求,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十二项基础工程”为有力抓手,明形势、辨方向,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积极应对“后疫情”时代基于互联网的教育服务竞争性挑战,主动服务和对接地方社会经济科技发展,在引领行业进步和区域发展中承担新使命,走稳走好开放大学改革发展的奋进之路。
王建明强调,党支部是党的基层组织的最基本单元,在党的建设中处于重要位置,发挥着关键作用。他表示,学校党委将坚持“大抓基层、夯实基础”的鲜明导向,聚焦基层思考谋划、围绕基层精准发力、盯住基层久久为功,真正激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针对新发展形势下基层党组织如何书写好“十四五”党建开篇第一章,王建明提出三点要求:
一是要紧扣主责主业,夯实党建工作基础。要加强学习研究,将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第一议题”,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用新思想武装党员头脑,真正做到“入脑入心入行”;要突出政治功能,提高党员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强化党支部书记的政治责任,既要当好领头雁,又要将党员意识树立起来,督促党员在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工作中“将自己摆进去、将工作摆进去、将职责摆进去”,真正做到“从业务看政治、从问题看责任、从现象看本质”,形成党委抓牢支部、支部严管党员、党员带动群众的党建工作机制。
二是要围绕中心抓党建,创新合作共建新机制。机关党建要紧扣学校中心工作和学院重点工作,发挥牵线搭桥、协调服务功能,探索建立以帮扶分管校领导联系的学院为重点的对接帮扶机制;学院党建要在做好“三结合”的基础上,谋划利用好新校区的区位优势,将学院发展与区域建设相融合,以项目化方式开展党建和业务合作,实现校区、园区、社区“三区融合,联动发展”;工会与离退休工作处党建要加强党员日常教育管理,确保“退休不褪色、离岗不离党”,着力提升师生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拓展学校的社会认可度和美誉度。
三是要打造品牌,树典型特色。要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中心工作更加有为,落实学校第二次党代会目标任务和年度党政工作要点,带领师生投入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使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教学科研管理、学习工作生活中充分彰显;要突出优势,加强合作,积极培育特色品牌;要创新工作方法、坚持问题导向、加强统筹谋划,推动基层党建全面进步、全面过硬,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党建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党建成果转化为发展成果。
座谈会现场
校党委书记王建明讲话
建筑工程学院党总支部第一党支部书记火映霞发言
信息工程学院党总支部第二党支部书记张铁成发言
机关党总支部第六党支部书记戴丽娟发言
工会与离退休工作处党总支部第二党支部书记陆景荣发言
(图:党委宣传部 刘祖宏/文:党委组织部 李路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