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谋良策促发展,振兴乡村绘蓝图——我校参加2021年度涟水县“五方挂钩”帮扶协调工作会议

作者:万天宇2021/07/12 17:51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我国“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起步之年。7月8日,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金丽霞参加2021年度涟水县“五方挂钩”帮扶协调工作会议。组织部相关人员陪同参会。

会上,金丽霞作为“五方挂钩”帮扶协调小组成员单位代表进行交流发言。她指出,学校党委历来高度重视帮扶工作,面对教育帮扶新课题,秉持“江苏开放大学,江苏人民的大学”的发展定位,不断拓展途径、丰富内涵,以优质的教育资源、便捷的教育服务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贡献力量。金丽霞汇报了“涟水县千名村(社区)干部学历素质提升计划”实施情况、运行模式、取得成效,并就依托学校专业及科研优势开展帮扶举措作简要介绍。她表示,实现农村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我校帮扶的最终目标。下一步,学校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担当作为,一如既往地在人员配备、经费支持、资源保障上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为实现我省的乡村振兴发展战略贡献力量。

会议期间,金丽霞赴涟水县东胡集镇严黄村看望驻村帮扶工作队队员何康同志,实地调研脱贫攻坚帮扶工作。金丽霞认真听取东胡集镇党委书记嵇晓海、东胡集镇严黄村党支部书记冯正国介绍帮扶工作情况,并就进一步开展帮扶工作交换了意见。在东胡集镇党委书记嵇晓海等人的陪同下,金丽霞实地观摩了严黄村厂房、村农业产业斗灯螃蟹养殖项目,听取相关负责人汇报,详细了解了集体经济运作模式、项目质量、扶持政策、收益成效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表彰大会上指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面对新形势,我校创新帮扶形式,在2020年9月启动“涟水县千名村(社区)干部学历素质提升计划”工作基础上,全面发挥我校“人人皆学、时时可学、处处能学”的远程办学、开放办学的优势,在“十四五”期间,为涟水县提升1000名村(社区)干部学历层次,受到村(社区)干部学员们的普遍欢迎。积极探索校地合作新模式,全额返还学费500万,用于在涟水县设立乡村振兴帮扶项目专项资金,鼓励和支持学员以所在村(社区)为单位申报并实施农业产业项目和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推动构建“人才培养+资金扶持+创业富民”一体化运行机制。“涟水”项目自实施以来,得到了省乡村振兴局的肯定。此外,坚持依托学校的专业及科研优势,加强乡村无障碍设施建设,改善卫生室医疗条件,更好地服务村民,尤其是残疾人群体;整治村庄整体环境,使其地美水清更宜居;依托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夏令营、冬令营,关爱留守儿童等。近日,学校召开村干部学历素质提升工程工作研讨会,校领导直奔主题、以问题为导向,各相关部门负责人认领“菜单”研究解决方案,为村干部学历素质提升工程的实施解难题、明方向。下一步,我校将积极筹备,加快在全省其他帮扶地区开展推广和实施,为我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人才支撑保障。

(图/文:组织部 万天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