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交流基层实践经验、商讨问题解决对策,以党建引领推动中心工作,4月28日下午,学校在定淮门校区16楼会议室召开2022年上半年党支部书记座谈会。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金丽霞出席会议并讲话,各党总支书记、党支部书记、教师党支部副书记和党委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座谈会由组织部副部长罗殷主持。
会上,建筑工程学院党总支部第一党支部、信息工程学院党总支部第一党支部、环境生态学院党总支部第一党支部、设计学院党总支部第一党支部、教育学院党总支部第二党支部、外国语学院党总支部第二党支部的六位青年博士副书记分享了任职以来,个人政治素养提升、支部党建工作推进、学院重点任务落实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和亮点成效,并对下一步工作计划进行了汇报。
金丽霞对青年博士担任教师党支部副书记,着力提升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融合度、推进党建“三三三”工程取得的成效表示肯定,并从实现“双带头人”全覆盖、不断档;培育“标杆院系”“样板支部”,打造“点上示范”效应;践行“为地服务”价值取向、彰显“学术共同体”本质特征三个方面总结了学校第二次党代会以来教师党支部推进党的建设成果。
金丽霞在讲话中对学校党建工作的现存问题作出具体分析:一是对新思想的学习研究还达不到最基本的“学以致用”的境界;二是全员服务高水平开放大学建设大局的意识不足、举措不力;三是党建“三三三”工程各方面的发展进度和效度不均衡。
在对党建工作问题进行研判的基础上,金丽霞就科学化建设基层党组织、进一步做好党建工作提出三点要求:
一是要学而有方、学而得法,深度构建“学习型”基层党组织。要坚持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学方法、议启示,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要把“学习强国”这个“指尖上的开放大学”的海量信息资源和学习成果检验方法运用到教学改革与科技创新中。要把理论学习现场放置到地方单位,打造多条特色线,突出高校党建的学术性、实践性和创新性。要把基层社区精细化的治理经验嫁接到学校党团组织建设管理工作中来,确保党的教育方针入脑入心。要建制度、搭平台、树典型,做好少数民族学生入团入党工作,让人人都有出彩的机会。
二是要聚焦关键、聚力攻关,高位打造“服务型”基层党组织。要以学院为“人才强校”“科技兴校”工程的冲锋主体,发挥团队作战、系统办学、体系联合优势,建立跨学科科研团队、打造高水平科研平台,进一步吸引高层次人才加盟;释放区域活力、推进“三区联动”,以科研项目、技术攻关为切入点,深化政校企、产学研合作。要发挥机关和离退休党建“两翼”的服务协同功能,通过调动师门资源、深入基层调研、安排挂职锻炼等方式,主动承担一部分引才育才压力;通过常规工作成果化、与学院组队攻关等方式,激发在岗教职工科研动力与合力,打造真正的“学术共同体”。
三是要均衡发展、形成示范,致力建设“创新型”基层党组织。要清晰认识“三结合”“三融合”是实现“三区联动”的有效路径,服务地方、服务市县开放大学、服务校友企业、提升开放本科转化率,是多方主体协同、共建共治共享的过程。要加快“服务市县开放大学”“服务校友企业”和“三融合”高质量成果的产出,纵向上发挥开放教育系统优势,让省市县开放大学同台交流、共解难题;横向上用好党和政府的组织体系资源,把“开放、本科”的金字招牌亮出来、打出去,满足各类人民群众的教育服务需要,不辜负江苏省委省政府赋予我校的使命责任。要发挥“标杆院系”“样板支部”的示范引领作用,发挥党员教职工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机关中层干部支委、“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和副书记的“领头雁”“冲锋枪”作用,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形成“一总支一品牌”的党建“蔷薇效应”。
会议最后,金丽霞还传达了学校党委关于做好“五一”期间校园疫情防控工作的有关要求。
座谈会现场
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金丽霞出席会议并讲话
组织部副部长罗殷主持会议
建筑工程学院党总支部第一党支部副书记黎雅乐发言
信息工程学院党总支部第一党支部副书记吴旭姿发言
环境生态学院党总支部第一党支部副书记王韶峰发言
设计学院党总支部第一党支部副书记江萌发言
教育学院党总支部第二党支部副书记万雯雯发言
外国语学院党总支部第二党支部书记陈敏发言
(文:组织部 李路轩/图:宣传部 刘祖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