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启发 反躬自问 向新而行——我校举办干部综合能力提升集训班

时间:2025-07-12浏览:388

为推动学校干部在党内学习教育中以学促干,对省委政治巡视反馈意见立行立改,目标一致合力推进高质量发展,7月7日至9日,学校在溧水区委党校举办干部综合能力提升集训班。

校领导、全体中层正职共59人全程参加集训。本次集训邀请了人工智能应用领域的龙头企业家、深耕高校教育管理多年的领导和专家进行授课,安排了6场辅导报告、2次交流研讨,教学内容富有时代性和针对性,兼具理论高度与实践意义。在知识流动与思想碰撞中,参训干部打破了固有认知、拓宽了视野思维、提升了干事能力,增进了团结友谊,集训取得预期成效。

党委书记、校长丁荣余在开班动员讲话中指出,教育培训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干部素质的重要途径,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对干部学习的有关要求,丁荣余从“正确认识‘为何而来’”“切实把握‘学些什么’”“认真对待‘要怎么学’”三个方面,对圆满完成集训任务提出明确要求。他强调,学校干部要进一步认识持续学习的极端重要性,带头践行“让学习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的校训精神,在学习和交流中不断打破自我、提升自我,切实把高等教育改革的新形势新要求与干部自身的岗位职责、学校发展的特色优势结合起来深入思考,坚持干中学、学中干,知行合一开展工作、推动发展。

党委书记、校长丁荣余作开班动员讲话和题为《学校发展和管理的问题思考与探讨》的辅导报告

辅导报告环节,丁荣余针对学校在发展和管理中存在的定位不清、内涵不深、主体不力、效能不高、党建与业务融合不深五大问题率先思考、条分缕析,提出要通过“躬问—探究—澄明—定见—解析—精思—心得”U型7步法找到“真问题”,用好“5Why”分析法追溯因果直抵“真原因”,方能切中要害、有的放矢、自信办学。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宿迁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郑建兵,全面展现人工智能对生产、生活和治理模式的颠覆性变革,多维度指导构建江苏开大AI能力图谱;江苏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会长袁靖宇以矛盾论分析1977年至今江苏高等教育发展框架,在变化之间标定不变的高校使命——形成适切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新路径新机制;苏州工学院高教所所长冀宏教授聚焦校本研究,从合作行业企业的选择、OBE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等方面,毫无保留地传授省重点产业学院有效推进深度产教融合的创新实践经验;苏州工学院党委书记王培君结合个人多年高校管理工作经验,“接地气”地从大学的使命任务、校长和处长的责任担当、事业发展与美好生活等各层级,对优化现代大学治理作出深刻思考与感悟;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王洪才教授在深入解读《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的基础上,对江苏开大突破标准化思维抢占先机、发挥优势、办出特色给予建设性指导和建议。

辅导报告现场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宿迁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郑建兵作题为《如何快速拥抱AI引发的数智化时代加速到来——暨对教育数智化的思考》的辅导报告

江苏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会长袁靖宇作题为《江苏高等教育发展评析》的辅导报告

苏州工学院高教所所长冀宏教授作题为《内涵与路径:推动产教融合的深度实践——以江苏省重点产业学院医药生物技术学院建设为例》的辅导报告

苏州工学院党委书记王培君作题为《现代大学治理的思考与实践》的辅导报告

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王洪才教授作题为《学习<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探索开放大学前景》的辅导报告

交流研讨环节,参训干部对照省委政治巡视反馈意见,借鉴专家教授辅导报告精髓,聚焦掣肘学校、部门、学院高质量发展、高效能管理的突出问题、根本原因和解决举措等深入思考、坦诚发言,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反躬自问的态度主动做好对自身综合能力的检视与批评。其间,丁荣余还领学了“浙江宣传”发布的《“甩手掌柜”甩掉了什么》一文,分享了《教育的未来: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变革》一书,要求干部深问多思、尽职尽责,提升认知、思维和能力,为办好“四类教育”贡献智慧和力量。

 交流研讨现场

在7月9日举行的结班式上,校领导结合分管工作畅谈了对集训期间学习交流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纷纷表示通过集训增长了见识、激发了思考、提振了信心、清晰了方向。丁荣余在总结讲话中以“三个结合”概括了本次集训取得的良好成效,他指出,把干部集训与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相结合,与落实省委巡视问题整改任务相结合,与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相结合,充分体现了求真务实的作风、自我革命的精神和实践应用的导向。他强调,本次集训是在省委政治巡视意见反馈之后,“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谋划的关键节点开展的赋能培训、吹响的集结号角,对于把握变革、重塑认知、凝聚共识、指引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就进一步巩固干部集训成效,丁荣余提出三点意见:一是要以学促干,转化培训成果。要学好用好陈云同志“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的“十五字诀”,从辅导报告的启发、交流研讨的共识中进一步凝练学校发展方向和目标,形成紧密联系实际、可操作性强的工作方案。加快方案落地实施,需要干部在协同配合、细节把控等方面提升素养和能力,避免出现“甩手掌柜”的情形,共同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二是要敢为人先,激活创新动能。作为“四类教育”交汇的新型大学,开放大学建设发展没有标准答案,这既是大展拳脚的机会也是充满未知的挑战。学校干部都要争做“破局者”,而非“守成者”,勇于面向未来,通过加快AI赋能、产教融合等方面的制度设计,汇聚四面八方的优质资源,建强教学平台、服务平台、交流平台,打造学校“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核心竞争力。三是要涵养功力,厚植教育家情怀。时刻牢记教育工作者身份,坚持在教言教、自我教育,绷紧廉洁自律之弦,筑牢师德师风防线,以“心底无私天地宽”的心胸精诚协作、共促发展;始终胸怀“国之大者”“省之大计”,在数智浪潮席卷下、省域发展需求中谋划未来、找准定位、精准切入,着力在应用型人才培养、“四类教育”融合、办学治校数智化等方面加快发展、创造特色,为全国开放办学体系打造样板、做出示范。

结班式现场

参训干部合影

(文:组织部/李路轩;图:宣传部/王济宇 审核:胡大华)